發布時間:2019-10-29
瀏覽次數:1585
追溯全球車燈龍頭歷史,伴隨世界汽車工業的發展,歐洲誕生了世界上最早的一批車燈企業(海拉、法雷奧)并且延續至今,引領車燈技術從鹵素到氙氣到LED直至激光大燈的升級;二戰結束后,隨著日本汽車工業崛起及歐美技術合作,在20世紀50年代后期,車燈技術逐漸在日本發展起來,早期的小糸和斯坦雷開始量產汽車全玻璃制密封光束前照燈,之后日本車燈技術日益成熟,在全球范圍內迅速擴張。與歐洲巨頭企業相比(海拉、法雷奧車燈業務占比都在50%以內),日本車燈企業更為專注(小糸、斯坦雷車燈業務占比80%以上),這也符合日本汽車工業一貫的極致化特征(類比汽車玻璃)。
日本小糸,豐田參股的全球車燈龍頭
日本小糸制作所1936年成立,是全球車燈市場的絕對龍頭。日本小糸是為數不多的專營主業的全球零部件龍頭(專營車燈),車燈業務全球市占率26%,業務范圍遍布歐亞美。2018財年車燈營收523億人民幣,近五年車燈業務營收CAGR為12%。小糸的最大股東是豐田(20%參股),2016財年(3月止)面向豐田的銷售額比例為17.3%。
全球布局方面,1983年小糸在美國伊利諾伊州成立北美車燈公司,1986年成立泰國公司,1996年合并英國公司,1997年成立印度公司,2001年成立捷克公司,2004年成立比利時公司,2010年成立印尼公司,2012年成立墨西哥公司,2017年成立巴西公司。
1989年在中國大陸成立合資公司“上海小糸車燈有限公司”(現合并子公司),2005、2014年先后在中國成立廣州小糸、湖北小糸。2017年轉讓了其持有的上海小糸車燈45%的股份。
法國法雷奧,收購日本市光
法國法雷奧1923年成立,從事汽車、卡車用零部件、系統及模塊的設計開發、生產和銷售。主要股東是投資公司Lazard Asset Management LLC(占比5.06%)。法雷奧業務范圍較廣,包含車燈業務的一級分類業務Visibility Systems營收占比28% (2016財年364億人民幣),近五年車燈業務營收CAGR為12%,當前法雷奧車燈全球市占率17%。
全球布局方面,2016年成立法雷奧西門子電動汽車公司(法雷奧50%,德國西門子公司50%),2017年法雷奧進一步收購日本領先的照明企業市光工業(目前持有市光工業55%股權,市光2012年車燈全球市占率7%)。
中國布局方面,2012年法雷奧和市光工業合資成立法雷奧市光控股有限公司(法雷奧85%,市光15%),將中國車燈業務子公司并入該統籌公司,2017年,法雷奧在中國華中地區最大的研發中心“法雷奧中國技術中心”開業。
德國海拉,近年來集中汽車電子業務擴張
德國海拉1899年成立,全稱HELLA KGaA Hueck & Co.(海拉胡克),是一個全球性獨立的家族企業,海拉胡克60%的股份為該家族股東持有,剩余的40%是流通股。海拉主業開發和生產汽車照明設備和電子設備的零部件和系統,車燈業務全球市占率14%。2017財年公司總營收527億人民幣,近五年總營收CAGR為6%,包含車燈業務的一級分類業務Automotive營收占比76%(2014年財年有細分車燈業務分類,在總營收中占比42%)。
全球布局方面,1992年海拉在捷克成立東歐首個生產基地,1996年通過中國、韓國、巴西的合資公司擴大業務,2000年美國公司開始運作,2002年在澳大利亞和斯坦雷成立合資公司。近年來公司的全球擴張集中在汽車電子部件(EPS和ECU等),車燈方面的運作較少。
中國布局方面,1996年海拉在長春和上海成立了兩家合資企業,2003年海拉北京三立合資公司成立,2012年海拉與一汽富維成立合資公司(富維海拉,一汽富維占比51%,2016年實現首度扭虧,凈利潤2273萬元)。2017年,其合資公司北京海納川海拉車燈有限公司的天津新工廠正式投產。
圖1:海拉在中國發展歷程
日本斯坦雷,本田參股,專注車燈主業
日本斯坦雷1920年成立,主要股東是State Street Bank and Trust Company(持股6.07%)。公司是汽車車燈和發光二級管(LED)的大型產銷商,2018年財年(截至18年3月底)總營收272億人民幣,其中車燈業務營收占比81%。車燈業務全球市占率11%,近五年車燈業務營收CAGR為14%。
全球布局方面,1997年成立越南公司,1998年成立德國公司,2000年成立美國公司,2001年先后成立英國、匈牙利和印尼公司,2005年成立韓國公司,2009年成立巴西公司,2011年成立印度公司,2013年成立墨西哥公司。
中國布局方面,斯坦雷業務范圍遍布中國各大城市,主要集中在東部、中部地區。斯坦雷先后于1995、1996、2001、2002、2011年成立天津、上海、蘇州、廣州、深圳、武漢的斯坦雷電氣有限公司,并在1995年成立重慶華渝斯坦雷燈具有限公司。
圖2:日本斯坦雷在中國的股權結構
韓國三立:斯坦雷持股,合資合作通用、德爾福、海拉
韓國三立1954年成立,主要股東是公司管理層(Lee, Sung Yeop持股24%),同時斯坦雷持股5%。公司是汽車車燈、底盤零部件(檔位操作系統等)、車鏡等的供應商,2017年財年總營收91億人民幣,其中車燈業務營收占比52%,近五年車燈業務營收CAGR為5%。。車燈業務韓國市占率45%,全球市占率3%。
全球布局方面,1981年合作日本斯坦雷,1986年合資通用,1995年合資德爾福,2002年合資海拉,2003年美國成立兩家公司,2006年成立斯洛伐克公司,2009年成立奧地利公司,2012年成立波蘭公司,2014年成立泰國公司,2015年成立巴西公司,2017年成立印度公司。
中國布局方面,公司業務范圍遍布上海、北京、湖北、山東和重慶。2002、2003年在中國分別成立上海三立匯眾和北京三立車燈,2004年在中國十堰成立東風三立,2005年在煙臺成立車燈公司,2017年在重慶成立秦川三立。
意大利瑪涅蒂馬瑞利,隸屬菲亞特的車燈配套商
馬瑞利集團(Magneti Marelli)是世界500強意大利菲亞特汽車集團(FIAT GROUP)成員之一,1919年成立,總部位于意大利(米蘭市科爾貝塔),是一家在汽車工業領域,從事汽車零件、系統和組件的研發、設計與生產的跨國集團公司,在汽車零部件和高技術系統設計與制造領域處于領先地位。業務范圍包括:照明系統(前、后照明系統)、動力總成系統(汽油、柴油和多燃料發動機的控制系統;Selespeed手自一體變速箱控制系統)、電子系統(組合儀表;車載信息系統(info-telematic system)、懸掛系統(懸架系統;減振器)、排氣系統和賽車、以及售后服務(SAS)。2016年集團營業額為79億歐元,擁有約4.3萬名員工,85個生產基地和15個研發中心,集團在20個國家設有分支機構。
汽車照明部(Automotive Lighting)是馬瑞利集團的一個部門,成立于1999 年,前身為博世股份有限公司與馬瑞利股份有限公司的合資公司,雙方當時各持股百分之五十。2001 年,汽車車燈公司與Seima 集團(一家生產后車燈的領軍企業)重組,并于2003 年收購了博世公司所持股份,成為一家獨資企業。馬瑞利集團車燈公司專業從事汽車車燈技術領域的產品研究、開發、生產和銷售,包括前燈、后燈、霧燈、前燈清洗系統、水平調節系統,電子零部件及與高位剎車燈。
馬瑞利集團車燈公司于1991 年率先發行氙氣燈,引領前燈技術進入一個新境界。 2003 年,車燈公司首次在汽車上安裝了動態調節燈,向自適應前照系統(AFS)跨進了一大步。2005 年車燈公司開始首次大批量生產采用發光二極管(LED)技術的后燈。